基本介紹
紅魚是生長在中國南海遼闊海域尤其是北部灣漁場的一種南海特有的底層魚類。這種魚體呈橢圓形,稍側扁,體重2—3公斤左右,因其全身鮮紅色,故得紅魚之俗名。在海南儋州,把紅魚整條或分塊曬干,則成了美味的儋州紅魚干,如今稱為了國內外游客必買的海南干貨特產之一。
歷史由來
海南紅魚干歷史悠久,制作工藝要數儋州的最為講究,市面上賣的一般是漁民捕撈上船后拿鹽來腌制以防腐爛,船靠巖后,魚販才拿來開膛去肚,在太陽底下曬干,這樣制作的干紅魚色澤暗淡且很咸,沒有香味。
真正品質極佳的干紅魚是漁民在海上曬干的,魚被捕撈上船后立即開膛去內臟曬干,不經過鹽腌制,這種干紅魚呈金黃色,上世紀八十年代,3-4斤的干紅魚就要賣四五元錢,對一個儋州家庭來說已經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了。
魚干吃法
儋州紅魚干的吃法很多,有清水煮熟,也有用五層豬肉和著煮,有用來做腌魚菜煲食之,有用來包粽子,也有人用少量放到火鍋里做調味品。
對于儋州普通老百姓而言,家里常常買回一只三市斤左右的紅魚干,切下巴掌大的一塊清水煮熟就可吃上三餐。肉吃完了,其頭用來煮干竹筍,或用來煮粥吃,紅魚粥趁熱吃,香甜可口。
風味特色
海南儋州在很久以前就流傳著一首山歌:“長坡米爛洛基粽,王五狗肉香透胸,馬井紅魚香破釜,排浦薯香吃肚膨?!备柚刑岬降鸟R井紅魚,就是儋州的漁業大鎮白馬井鎮出產的紅魚干,是海南的著名特產之一。
儋州紅魚象征著“鴻(紅)運當頭,紅紅火火,年年有余(魚)”的美好寓意,因此在儋州及周邊地區,自古以來就有“無魚不成宴”的說法,沿海漁家“三牲”拜祖必有魚,尤以紅魚為上。
紅魚干是儋州必備年貨,在當地,紅魚干是送人的上等佳品,逢年過節,儋州人愛吃紅魚,早年并不是每戶人家都能吃得上紅魚干,吃上紅魚是家庭富裕的象征。
相關閱讀
在“儋州咸魚”系列產品中,儋州紅魚的批量生產、精深加工和對外銷售都已脫穎而出。2014年儋州水產品總產量達到43萬噸,其中20%是咸魚產品,特別是紅魚產品受到消費者青睞;水產品年產值63億元,咸魚占比25%,其中至少有5%是紅魚創造的附加值。